学生工作
催化和谐导学关系,赋能科研新航程丨2025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之扣好青色导学扣
发布日期:2025-10-23 阅读量:

健康、和谐、共赢的导学关系

是科研之路的“高效催化剂”

能极大加速研究生的成长进程

 

为帮助研究生新生尽快适应科研环境、构建和谐积极的导学关系,97—16日,学院围绕“构筑导学共同体 开启研途新征程”主题,组织开展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之导学关系专题活动。通过导师交流会、专题报告、优秀研究生经验分享等系列活动,从思想认知、心理建设、行动实践三个维度系统推进“导学共同体”建设,助力化工新生系好研究生生涯导学扣。

理念引航:构建导学关系新范式

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蒋林娟老师从思政育人高度诠释导学关系的核心内涵,她提出,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应在恪守“科学精神与学术道德”的共同底线之上树立“导学共同体”的理念,是成长共同体、目标共同体、更是命运共同体。她通过“一条消息的转变”等生动案例,展示主动沟通在化解导学压力中的关键作用,引导新生合理管理心理预期,主动适应不同导师的指导风格,并善用同门、辅导员、校心理中心等支持系统,构建积极健康的互动心态。

在实践指导方面,蒋林娟副书记提出多项具体建议,包括重视“首因效应”、充分准备沟通内容、守时反馈、把握交往边界等,并通过“5分钟vs30分钟汇报”的对比案例,直观展现高效沟通的价值,为研究生新生提供清晰的行为指引。

导师领航:畅通导学连心桥

   

在各个课题组的研究生新生导师见面会上,导师们系统介绍了各自所授课程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向,助力同学们迅速把握不同导师的学术专长。同时,导师们还向新生详细讲解了实验室的功能布局、各区域用途,以及团队的研究方向、学术传承与平台资源,并鼓励同学们主动与导师沟通,在积极互动的导学关系中夯实科研基础,平稳、深入地走好研究生阶段的每一步。

研究生新生围绕个人研究兴趣的初步设想、学业困惑及未来发展规划,与导师进行了热烈交流。现场气氛活跃,进一步增强了新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与科研热情。通过本次交流,新生对实验室仪器的功能与基本操作有了初步了解,为后续的科研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朋辈护航:解码研途成长密码

在优秀研究生经验分享会上,研究生代表闫瑞达、黄昀壄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为新生提供了可借鉴的成长路径。他们分享了如何在科研中主动探索、在困难中真诚沟通、在压力中理解共赢的实用经验。

“科研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成长。”闫瑞达分享道,“主动与导师沟通不仅能够及时解决问题,还能获得更多科研灵感。”这些来自学长的真实感悟,为新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2025级研究生辅导员张琼丹老师在总结中提出“三要三不要”原则:要主动不要被动、要真诚不要套路、要理解不要对立,鼓励新生以积极姿态经营导学关系,在与导师的双向奔赴中实现共同成长。

看看学长学姐的「导学关系小tips

欣学姐:我的导师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并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更像“引路人”而非“指挥者”,每次遇到科研上的难题他总会给出针对性的建议,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并帮我找到破局方向。导师们平时非常忙碌,一定要主动同步进度,让导师能及时掌握你的状态。提问先带自己的思考,导师更愿意帮忙梳理思路,而非替你做基础决策。

夏学长:我的导师风趣幽默且涵养极高,她不仅在学术研究上给予我们悉心指导,更在待人接物方面言传身教,为我们树立榜样。她常提醒我们:“人生须臾,保持健康心态尤为重要,有好的心情才能做好事情。”遇此导师,人生幸哉!而我的导学关系小诀窍则是“真诚”二字,以真心换真心,用真诚收获真诚。

雷学姐:入学之初,我的导师就为我们绘制了研究生阶段的清晰蓝图,明确了每个关键节点的任务,平时老师也很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导师相处时不会有太大负担,只要提出问题,导师都会尽可能的帮我们。我的建议是:不必心存畏惧,主动迈出一步,你会发现沟通的效率和质量都会大大提高!

导学关系教育是学院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系统化、场景化的引导,帮助新生系好科研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导学共同体建设,营造和谐有序、协同共进的育人环境,为研究生全面成长赋能护航。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城乌龙江北大道2号
邮编:350108
邮箱:syhg@fzu.edu.cn
电话(传真):0591-22865957
社交媒体
化工学院官微
化工学院官网
宣传视频
Copyright © 2025 福州大学化工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