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教学成果 媒体报道 正文

福建日报、东南网、腾讯网(2022-04-29):“蓝天卫士”鲍晓军

发布日期:2022-05-05 阅读量:

【人物档案】

鲍晓军,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8年),我国石油加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现为福州大学教授、福建省清源创新实验室执行主任。

鲍晓军从事石油加工理论和技术研发已近30年,在清洁汽油生产技术研发方面作出了创新性成绩和贡献。他针对我国汽油质量升级各阶段面临的技术难题,带领团队实施催化剂工艺工程贯通式研发,研发出用于国IV/V/VI汽油生产的三代成套技术,支撑了我国汽油质量的持续快速升级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催化裂化(FCC)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国内市场占有率超1/3,技术应用累计生产清洁汽油调和组分超1亿吨,实现利润逾200亿元。

 

我爱吃回锅肉,所以我用做这道菜来给你打比方吧!镜片后面,鲍晓军的眼睛笑成一条缝,闪烁着光芒。紧接着,他变身为鲍师傅,双手在空中一比划,开始做起鲍氏回锅肉

你看这菜谱,包括需要哪些食材、哪些佐料,需要使用什么锅具,还要有烹饪步骤——开多大火、食材佐料谁先放谁后放、怎么翻炒、炒几分钟出锅,这些咱们得全盘掌握,才能炒出好吃的回锅肉呀!停顿了两秒钟,他继续道,炼油也是这样,既要熟悉原料性质,又要掌握产品要求,还要熟悉工艺流程和装备。我是研究催化剂的,但如果我们只局限于精通催化剂这个环节,是炼不出好油的。

一个比喻,瞬间将催化剂工艺工程贯通式研发这个专业性极强的介绍,变得通俗易懂。

攻关颠覆性技术

鲍晓军团队贯通式研发的成果是三代催化裂化汽油加氢改质成套技术,用于国IV/V/VI清洁汽油生产。这套技术拿下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三代技术的成功研发不仅支撑了我国汽油质量的持续快速升级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技术应用也已累计生产清洁汽油调和组分超1亿吨,实现利润逾200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现在大街上行驶的燃油汽车,约每5辆中便有一辆车在使用该技术生产的清洁汽油。

这套技术是如何诞生的?

时间拨回到2008年。这一年11日,北京率先在全国开始实行机动车国IV排放标准,为北京奥运会举办做准备。相较于当时正在执行的国排放标准,国IV标准下的汽车污染物排放能降低近60%

如此颠覆性的变化靠什么实现?答案是清洁汽油。

清洁汽油的生产,简而言之,就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原料汽油中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硫、氮等杂质的含量和烯烃同步降低,使其在汽车发动机中燃烧后排放尾气的大气污染物含量降低。

但实际过程却是道阻且长。彼时我国科研人员针对流化催化裂化汽油开展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已有数年,但这种创新式的研发异常艰苦。

最大的挑战是颠覆性技术的基础研究。鲍晓军认为,以往的研发多被看作是单纯技术开发,但实际上,全新技术尤其是颠覆性技术,如果缺少对整个过程基础原理的深入理解,是不可能诞生的。

时任中国石油催化重点实验室主任的鲍晓军,从1999年开始率团队开展清洁汽油生产技术工艺原理、催化剂及反应动力学等相关的基础研究。正因为有此番积累,他在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和中国石油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从系列催化剂研发及整体工艺流程设计入手,率团队研发出梯级加氢脱硫成套技术,实现了催化裂化汽油中不同硫化物的靶向脱除,在相同硫含量下产品辛烷值比国内外同类技术高。

在鲍晓军等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了汽油加氢改质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开发应用推广再创新的良性循环,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中国油品标准亦快速升级,仅用10年时间走过了欧美国家近20年的升级道路。

助攻重点产业战略发展

石油化工,福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按照规划,到2025年,福建石油化工产业规模要达到1万亿元。

泉港,福建石化工业龙头地区,石化产值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十四五期间,其与泉惠石化工业园区、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共同肩负着推进产业链中下游强链、延链、补链建设的重担。

采访结束时已是中午,鲍晓军顾不上休息,便向学校工作人员询问最近的校内核酸检测点怎么走。我午后要去做核酸检测,明天一早去泉港。

那几天,泉州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持续趋稳向好,但鲍晓军等不及了——身为执行主任的他,太牵挂清源创新实验室了!

清源创新实验室(中国福建化学工程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是由福州大学牵头承建的我省首批4家省创新实验室之一,其整合了我省10多个化学工程领域的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汇聚包括福州大学付贤智院士团队在内的8支高水平科研团队,以科研兵团之势,致力于突破前沿学科融合困难和重大领域创新资源集成度不高等痛点

建设省创新实验室,是省委省政府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举措。作为实验室执行主任,鲍晓军大力推进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实验室研究团队也受益于自主灵活的协同转化体制机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采访当日,他以实验室侯琳熙教授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的国内首款高浓度显影液联合攻关为例,向记者介绍道:企业把研发中心和产品测试模拟线直接建在实验室,与实验室科研人员组成了紧密协作的研发团队。针对企业反馈的技术需求与难题,实验室组织力量与企业研发人员进行攻关,研发的产品马上在模拟生产线进行测试。测试通过后,各大面板厂家驻扎的技术服务人员,通过联系下游企业进行实际应用上线测试,破解了科研成果与产业应用两张皮难题。现在,这个项目已经投产了。

而这个拥有14万平方米研究基地、8000平方米中试厂房的实验室,自2019年成立至今,已与企业共建了聚酯中试基地、特种化学品研究中心,常驻科研人员近400名。

目前,实验室已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我们瞄准催化科学与技术、合成材料、精细化学品、环保与安全技术、过程与产品工程等5个重点方向,组科研兵团,建转化特区鲍晓军表示,未来5年,实验室规划投入30亿元,建成催化科学与技术等5个创新中心,突破5项以上重大瓶颈技术并产业化应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0亿元以上,带动石化及关联产业增加值500亿元以上。

鲍晓军在开展清洁汽油生产技术升级攻关的同时,还把研究领域拓展到关键催化和吸附材料——分子筛材料,与企业联合攻关,在南平邵武金塘工业园区建厂,其产品将用于大气治理、烟气脱硝以及电子化学品分离等。

建好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为福建石油化工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供支持,这一辈子,我就做好这一件事情就够了。鲍晓军说。


福建日报: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204/29/content_176726.html

东南网:http://fjnews.fjsen.com/2022-04/29/content_31022125.htm

腾讯网:https://new.qq.com/rain/a/20220429A02TPE00


 

 

 

Copyright © 2014 福州大学化工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城乌龙江北大道2号 邮编: 350108 电邮: syhg@fzu.edu.cn 电话(传真): 0591-22865220

2021年5月24日 星期一

学生工作

福建日报、东南网、腾讯网(2022-04-29):“蓝天卫士”鲍晓军

发布日期:2022-05-05 阅读量:

【人物档案】

鲍晓军,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8年),我国石油加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现为福州大学教授、福建省清源创新实验室执行主任。

鲍晓军从事石油加工理论和技术研发已近30年,在清洁汽油生产技术研发方面作出了创新性成绩和贡献。他针对我国汽油质量升级各阶段面临的技术难题,带领团队实施催化剂工艺工程贯通式研发,研发出用于国IV/V/VI汽油生产的三代成套技术,支撑了我国汽油质量的持续快速升级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催化裂化(FCC)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国内市场占有率超1/3,技术应用累计生产清洁汽油调和组分超1亿吨,实现利润逾200亿元。

 

我爱吃回锅肉,所以我用做这道菜来给你打比方吧!镜片后面,鲍晓军的眼睛笑成一条缝,闪烁着光芒。紧接着,他变身为鲍师傅,双手在空中一比划,开始做起鲍氏回锅肉

你看这菜谱,包括需要哪些食材、哪些佐料,需要使用什么锅具,还要有烹饪步骤——开多大火、食材佐料谁先放谁后放、怎么翻炒、炒几分钟出锅,这些咱们得全盘掌握,才能炒出好吃的回锅肉呀!停顿了两秒钟,他继续道,炼油也是这样,既要熟悉原料性质,又要掌握产品要求,还要熟悉工艺流程和装备。我是研究催化剂的,但如果我们只局限于精通催化剂这个环节,是炼不出好油的。

一个比喻,瞬间将催化剂工艺工程贯通式研发这个专业性极强的介绍,变得通俗易懂。

攻关颠覆性技术

鲍晓军团队贯通式研发的成果是三代催化裂化汽油加氢改质成套技术,用于国IV/V/VI清洁汽油生产。这套技术拿下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三代技术的成功研发不仅支撑了我国汽油质量的持续快速升级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技术应用也已累计生产清洁汽油调和组分超1亿吨,实现利润逾200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现在大街上行驶的燃油汽车,约每5辆中便有一辆车在使用该技术生产的清洁汽油。

这套技术是如何诞生的?

时间拨回到2008年。这一年11日,北京率先在全国开始实行机动车国IV排放标准,为北京奥运会举办做准备。相较于当时正在执行的国排放标准,国IV标准下的汽车污染物排放能降低近60%

如此颠覆性的变化靠什么实现?答案是清洁汽油。

清洁汽油的生产,简而言之,就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原料汽油中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硫、氮等杂质的含量和烯烃同步降低,使其在汽车发动机中燃烧后排放尾气的大气污染物含量降低。

但实际过程却是道阻且长。彼时我国科研人员针对流化催化裂化汽油开展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已有数年,但这种创新式的研发异常艰苦。

最大的挑战是颠覆性技术的基础研究。鲍晓军认为,以往的研发多被看作是单纯技术开发,但实际上,全新技术尤其是颠覆性技术,如果缺少对整个过程基础原理的深入理解,是不可能诞生的。

时任中国石油催化重点实验室主任的鲍晓军,从1999年开始率团队开展清洁汽油生产技术工艺原理、催化剂及反应动力学等相关的基础研究。正因为有此番积累,他在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和中国石油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从系列催化剂研发及整体工艺流程设计入手,率团队研发出梯级加氢脱硫成套技术,实现了催化裂化汽油中不同硫化物的靶向脱除,在相同硫含量下产品辛烷值比国内外同类技术高。

在鲍晓军等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了汽油加氢改质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开发应用推广再创新的良性循环,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中国油品标准亦快速升级,仅用10年时间走过了欧美国家近20年的升级道路。

助攻重点产业战略发展

石油化工,福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按照规划,到2025年,福建石油化工产业规模要达到1万亿元。

泉港,福建石化工业龙头地区,石化产值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十四五期间,其与泉惠石化工业园区、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共同肩负着推进产业链中下游强链、延链、补链建设的重担。

采访结束时已是中午,鲍晓军顾不上休息,便向学校工作人员询问最近的校内核酸检测点怎么走。我午后要去做核酸检测,明天一早去泉港。

那几天,泉州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持续趋稳向好,但鲍晓军等不及了——身为执行主任的他,太牵挂清源创新实验室了!

清源创新实验室(中国福建化学工程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是由福州大学牵头承建的我省首批4家省创新实验室之一,其整合了我省10多个化学工程领域的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汇聚包括福州大学付贤智院士团队在内的8支高水平科研团队,以科研兵团之势,致力于突破前沿学科融合困难和重大领域创新资源集成度不高等痛点

建设省创新实验室,是省委省政府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举措。作为实验室执行主任,鲍晓军大力推进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实验室研究团队也受益于自主灵活的协同转化体制机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采访当日,他以实验室侯琳熙教授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的国内首款高浓度显影液联合攻关为例,向记者介绍道:企业把研发中心和产品测试模拟线直接建在实验室,与实验室科研人员组成了紧密协作的研发团队。针对企业反馈的技术需求与难题,实验室组织力量与企业研发人员进行攻关,研发的产品马上在模拟生产线进行测试。测试通过后,各大面板厂家驻扎的技术服务人员,通过联系下游企业进行实际应用上线测试,破解了科研成果与产业应用两张皮难题。现在,这个项目已经投产了。

而这个拥有14万平方米研究基地、8000平方米中试厂房的实验室,自2019年成立至今,已与企业共建了聚酯中试基地、特种化学品研究中心,常驻科研人员近400名。

目前,实验室已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我们瞄准催化科学与技术、合成材料、精细化学品、环保与安全技术、过程与产品工程等5个重点方向,组科研兵团,建转化特区鲍晓军表示,未来5年,实验室规划投入30亿元,建成催化科学与技术等5个创新中心,突破5项以上重大瓶颈技术并产业化应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0亿元以上,带动石化及关联产业增加值500亿元以上。

鲍晓军在开展清洁汽油生产技术升级攻关的同时,还把研究领域拓展到关键催化和吸附材料——分子筛材料,与企业联合攻关,在南平邵武金塘工业园区建厂,其产品将用于大气治理、烟气脱硝以及电子化学品分离等。

建好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为福建石油化工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供支持,这一辈子,我就做好这一件事情就够了。鲍晓军说。


福建日报: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204/29/content_176726.html

东南网:http://fjnews.fjsen.com/2022-04/29/content_31022125.htm

腾讯网:https://new.qq.com/rain/a/20220429A02TPE00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 邮编: 350108

电话(传真): 0591-22865220 电邮: syhg@fzu.edu.cn

Copyright © 2014 福州大学化工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