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图书馆博学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化工第一课”隆重开讲。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朱世平应邀主讲,为化工学院2025级全体新生带来一场精彩的专业启蒙。学院领导、教师代表与新生齐聚一堂,共同聆听这场启迪智慧、引领方向的专业启蒙盛宴。
活动在悠扬的旋律中拉开序幕。开场前,现场播放了学院宣传片,融汇朱世平院士作词的《化工之歌》,生动展现了化工学子笃学力行、探索未知的青春风采,以艺术形式传递了“化工人”的坚守与担当,瞬间拉近了新生与化工专业的距离。

讲座现场
报告会上,朱世平院士围绕“化工是什么”、“化工学什么”、“化工做什么”三大核心命题,以渊博学识和幽默语言,为新生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化工学科蓝图。他开宗明义地指出,现代科学是一门用数学描述、用实验证明的集大成者,而“化工”正是理科严谨推理思维与工科“从无到有”创新技术的完美融合,是引领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他将化工本质定义为“一门综合运用设计、优化与控制等手段,以安全、可持续且盈利的方式实现材料与化学品生产加工的学科”。整场报告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实际,有效激发了新生对化工专业的兴趣与认同。朱院士还系统梳理了“三传一反”这一化工核心理论,精辟阐释了热力学指明方向、动力学调控速率的学科精髓。强调化工两大基石——反应与分离缺一不可,其中分离过程往往占据约三分之二的成本。围绕这两大基石,他提炼出三个基本科学问题:“多远”(热力学平衡)、“多快”(动力学与催化)以及“怎么搞”(反应器工程与单元操作)。

朱世平院士讲授《化工第一课》
在互动环节,现场学子踊跃提问,思维碰撞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面对新生代应深耕传统化工核心难题还是投身交叉领域的选择题,朱院士高屋建瓴地指出,“这并非二选一,而要守正创新——先扎牢传统理论马步,再大胆投向AI、生物、材料等交叉领域。”针对青年研究者如何平衡研究深度与广度的问题,他强调:“平衡是动态艺术。求学早期要先追求深度,建立学术信誉和解决问题的范式;在奠定坚实基础后,则要勇敢拓展广度。”

朱世平院士与现场学子交流互动
讲座尾声,朱世平院士谈到,化学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非常讲究大视野、大格局,具有非凡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人类面临的挑战有哪些?能源、资源、材料、环境、健康、食品、安全、反恐等等。挑战即是机会!如能举出一个学科跟所有这些挑战都有关系,都能作出贡献的,也只有化工。他深情寄望福大化工学子,希望大家珍惜大学时光,胸怀“国之大者”,在“明德至诚,博学远志”的校训精神滋养下,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化工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勇做新时代化工领域的领跑者。
课堂最后,学院党委书记林航再次向朱世平院士表达由衷的感谢,并献上代表福大师生最诚挚祝愿的“福盘”,全体师生与朱院士合影留念。

学院党委书记林航向朱世平院士赠送“福盘”

师生合影
本次“化工第一课”不仅为福州大学2025级化工新生拨开了专业认知的迷雾,更点燃了他们探索未知、立志报国的奋斗热情,为未来学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指明了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