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新长征 风展红旗如画丨福大化工博士实践队赴福建清流革命老区探寻红色文化领航乡村振兴之路
发布日期:2025-08-05 阅读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7福州大学化工学院赋能氟化工·高质量发展博士实践队沿着红军古道走进三明市清流县,红色美丽村庄探寻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与红色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径

 

重走古道: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重走长征路,再踏山河,不负韶华行且知。4.18公里的清流林畲红军古道崎岖湿滑,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照在队员们的脸上,汗水沿着额头滑落。沿着先辈足迹,队员们用自己的脚步再一次勾画出红军长征的轨迹,感受着革命先辈长征的艰难险阻,队伍中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着长征精神,那份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在心中生根发芽,队员们不仅是完成了一次徒步,更是在精神上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实践队重走红军古道

 

实践队在红军亭合影

 

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伴随着讲解员生动的讲述,实践队深入学习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面对展馆内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队员们驻足凝视,认真体悟毛泽东同志《如梦令·元旦》中路隘林深苔滑的革命意境,深刻领会风展红旗如画的豪迈情怀。通过重温红色诗词,队员们对毛泽东党建思想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实践队参观毛泽东旧居纪念馆

工作人员向实践队介绍毛泽东旧居故事

重走这段红军路,每一处足迹都让我们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实践队队长夏云辉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转化为科研报国的强大动力,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光芒。

 

 

党建引领:传统工艺赋能乡村振兴

在国家级示范社——爱豆腐皮专业合作社,实践队实地调研非遗豆腐皮制作技艺的传承创新与产业振兴实践。实践队了解到该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吸引农户加入合作。创新推出一贷、二赊、五统一扶贫机制,使贫困户拥有自己的创业基地,为300余户社员搭建创业平台通过15项技术专利改造,传统工艺与现代先进技术结合,升级生产设施设备还帮助农户销售豆腐皮,实现脱贫致富。一位社员指着新建好的楼房感慨:“加入合作社后,自家小楼就能标准化生产,年收入翻番,日子越过越红火!”

 

 

实践队参观合作社

 

当地社员旧屋旁盖新楼

实践队还实地观摩八百年传承的精细工序,见证将南宋宫廷“磨浆揭皮”技艺与现代设备结合,推动生产标准化、节能化。从技术革新到品牌打造,从精准扶贫到产业富民,爱珍合作社走出了一条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相得益彰的双赢之路,让队员们深刻领略到非遗技艺背后的匠心传承与时代价值。

 

合作社社员正在制作豆腐皮

 

实践队队员了解生产工艺

 

科技兴农:创新动能激活特色农业

走进清龙生态兰花有限公司,了解从一粒种子、一朵花到一个企业基地的发展历程,从种源圃、种苗中心到种植棚,系统调研兰花与鲜切花的全生命周期培育技术后,博士实践队发现可以延续去年实践队“定制螯合肥”助力百香果丰收的成功经验,用化工催化剂技术赋能乡村高附加值的特色作物产业,探索科技兴农新路径。

 

 

实践队调研清龙生态兰花企业

 

 

清流县鲜切花种植大棚

通过实地调研,实践队了解到兰花培育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对土壤和环境要求严苛。针对农户需求,实践队决定将问题带回学校,帮助乡镇对接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邀请学院螯合肥专家团队研发兰花和棚内非洲菊等鲜切花专用螯合肥配方,降低种植成本,助力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让实验室成果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以科技力量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产学研用一体融合。

 

从曾经的红旗漫卷,万千儿女踏上革命征程,到而今绿意盎然,林畲人民齐心绘就山水画卷。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赋能,每一步足迹都印证着“科技兴农、产业强农”的生动实践。重走长征路,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乡村振兴道路,切身感受革命精神的磅礴力量,也见证了共产党人助力脱贫的奋斗历程。新长征,再出发——未来,博士实践队将持续深化与清流县的联动,继续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初心,让更多化工智慧扎根乡村土壤,以产学研融合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城乌龙江北大道2号
邮编:350108
邮箱:syhg@fzu.edu.cn
电话(传真):0591-22865220
社交媒体
化工学院官微
化工学院官网
宣传视频
Copyright © 2025 福州大学化工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