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铸牢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化工学院于3月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暨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学院党委副书记蒋林娟、团委副书记何杰、2024级本科生辅导员王源滋、2024级化工学院全体学生以及各班班主任共同参加。
在主题班会上,各班从福建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切入,讲述模范人物在促进民族团结、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维护民族和谐等方面的感人故事,引导同学们探讨如何在校园生活中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在“晒出我家乡的民族文化”分享环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分享自己家乡的民族风俗习惯与民族文化历史,现场气氛热烈,民族文化魅力尽显。
在学院2024级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上,王源滋老师以“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引出主题,结合全国两会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各民族地区考察的热点时事,强调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同时,5位学生代表分别从民族特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分享,让在场同学对不同民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认识。
随后,党委副书记蒋林娟对座谈会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帮助大家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议同学们积极为自己的家乡民族代言。同时蒋书记还建议同学们合理规划时间,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多参与校园活动,丰富课余生活,享受美好的大学时光。
本次活动,不仅深化了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认知,还让少数民族学生切实感受到学院的关怀与温暖。化工学院将以此为契机,举办丰富的民族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