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媒体化工 正文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2025-04-08):福州大学化工学院:“可镁思政导育体系”构建新工科育人新范式

发布日期:2025-04-08 阅读量:

新时代思政教育既要筑牢精神长城,更需铺设知行桥梁。福州大学化工学院以魏可镁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为核心引领,创新构建多级耦合的可镁思政导育体系,探索出一条价值塑造-能力锻造-生态营造三位一体的新工科育人新航道。让思想政治教育在春风化雨中实现从盐溶于水基因植入的质变升级,聚焦培养新时代化工拔尖创新人才。


    一、价值塑造,筑牢思政引领引力场

学院纵向贯通入学纽扣-成长罗盘-毕业航标全周期教育链,全过程导入大思政育人理念,引领学生成长之路,使思政教育呈现阶梯式成长轨迹。一是编织入学教育纽扣阵。创设以信念扣、学风扣、科研扣、平安扣的入学教育纽扣阵,为新生开启大学生涯第一程。创新推进院长开学第一课、系主任专业第一课、班主任班级第一课的可镁思政三部曲,提升专业自信和自豪感;携手福大紫金氢能通过迎新点展示氨能动力科研成果,以一流企业迎新年创新校企融合新模式,让新生零距离接触产业。二是贯通全程教育经纬线。以三推进深化主题班会育人效果,推进专业教师、党政领导、优秀榜样进班会、推进“1+N”等特色班会品牌、推进班会进实验室、进基地、进组会;聘请组织部、马院教师担任学院党建、可镁青马班班主任,组建本硕博宣讲团,开展福大精神宣讲,将党的理论嵌入学生学习全周期。三是锚定毕业教育三导法。坚持思想先导、研习主导、典型引导的三导工作法,将毕业生主题教育与党纪学习教育结合,将课堂学习和实地参观相结合。开设可镁社区微党课,实地参观警示教育馆和社区廉政教育展,融合学术诚信教育,增强党纪意识,鼓励党员参与毕业季工作,确保毕业生文明平安离校。

福州大学化工学院可镁大思政育人理念


    二、能力锻造,打造协同育人催化链

学院锚定教育-科技-产业-人才协同发展目标,创新构建三维三线”“四位一体”“三大工程育人体系,全方位推进实践育人机制。一是三维三线实践育人,深化产教融合。坚持产业一线、乡村一线、科普一线的实践机制,促进校企资源双循环、校地联动双服务打造可镁产业课堂品牌项目,连续13年组织博士实践团深入企业攻关产业技术难题;选派科技特派员定期开展土壤检测,助力乡村振兴;连续8年科普进社区、进学校、进基地,主动邀请台胞、中小学逾千人参观全国示范实验室。二是四位一体学风育人,夯实学业基础。以一个不落下、一竿子到底、一帮人使劲、一条龙服务强化学风建设。做好家校互动,发挥校友资源,打造学业联盟。实施一生一策、一班一策、一舍一策方案,开展一对一辅导、一对多答疑打造朋辈学习共同体;撰写《督导简报》《学风简报》,强化督导巡查,实现升学率连续四年全校第一。三是三大工程科创育人,激活创新动能。打造研途导航-护航-领航工程,开展研途导航宣讲18场,带领学生走进一流化工企业感受现代化工企业魅力。依托恒申计划科研训练奖励计划组建科产教双师型队伍,定期举办可镁科学讲坛、可镁产业课堂等学术论坛;近三年累计获全国创新大赛26银,获中国石化联合会和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人次,实现有效赋能。

 福州大学化工学院可镁产学创育人体系


    三、生态营造,构建五育融合反应器

学院深度开发社区育人功能,全员推进多元化育人社区实现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融合。一是党建引领构筑旗帜社区。开设可镁社区微党课,牵头建设党员警示教育展区,举办《古田会议——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专题展,组织青马宣讲团开展宣讲活动,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二是聚焦专业建设学习社区。开通师生互动直通车,考研功能型党支部工作室入驻社区,实现学业帮扶-思想引领双渗透。三是强化自治塑造文明社区。开设化绿工坊的劳动实践基地,开展体验劳动者的一天系列活动执行社区文明建设班级包干制实现社区的自我管理。四是精心服务培育成长社区。承办留学嘉年华,开展海外升学指导,组织模拟考试,挂图作战,开展考研分享会,引入一流企业文化,聘请资深人资开展指导,实现一站式贯通式培育。五是多方协同营造书香社区。开设可镁社区下午茶专业教师辅导班学霸带飞班,上线可镁社区图书漂流驿站,组建可镁青马读书社等形成全场域、沉浸式的专业文化教育场域。六是多元融合打造活力社区。开设可镁社区课堂,邀请校内外名师授课,“蒋导工作室下沉社区,创建蒲公英朋辈工作坊,打造微咨询、微生活、微辅导、微课堂、微沙龙的五大微服务体系,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福州大学化工学院可镁多元化育人社区


展望未来,化工学院将继续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守正创新推动育人模式发展,着力增强思政工作的引领力和感染力,书写新时代大思政的化工答卷,为新工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原文链接:https://www.sizhengwang.cn/a/gzdt_yx/250408/2059425.shtml

Copyright © 2014 福州大学化工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城乌龙江北大道2号 邮编: 350108 电邮: syhg@fzu.edu.cn 电话(传真): 0591-22865220

2021年5月24日 星期一

学生工作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2025-04-08):福州大学化工学院:“可镁思政导育体系”构建新工科育人新范式

发布日期:2025-04-08 阅读量:

新时代思政教育既要筑牢精神长城,更需铺设知行桥梁。福州大学化工学院以魏可镁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为核心引领,创新构建多级耦合的可镁思政导育体系,探索出一条价值塑造-能力锻造-生态营造三位一体的新工科育人新航道。让思想政治教育在春风化雨中实现从盐溶于水基因植入的质变升级,聚焦培养新时代化工拔尖创新人才。


    一、价值塑造,筑牢思政引领引力场

学院纵向贯通入学纽扣-成长罗盘-毕业航标全周期教育链,全过程导入大思政育人理念,引领学生成长之路,使思政教育呈现阶梯式成长轨迹。一是编织入学教育纽扣阵。创设以信念扣、学风扣、科研扣、平安扣的入学教育纽扣阵,为新生开启大学生涯第一程。创新推进院长开学第一课、系主任专业第一课、班主任班级第一课的可镁思政三部曲,提升专业自信和自豪感;携手福大紫金氢能通过迎新点展示氨能动力科研成果,以一流企业迎新年创新校企融合新模式,让新生零距离接触产业。二是贯通全程教育经纬线。以三推进深化主题班会育人效果,推进专业教师、党政领导、优秀榜样进班会、推进“1+N”等特色班会品牌、推进班会进实验室、进基地、进组会;聘请组织部、马院教师担任学院党建、可镁青马班班主任,组建本硕博宣讲团,开展福大精神宣讲,将党的理论嵌入学生学习全周期。三是锚定毕业教育三导法。坚持思想先导、研习主导、典型引导的三导工作法,将毕业生主题教育与党纪学习教育结合,将课堂学习和实地参观相结合。开设可镁社区微党课,实地参观警示教育馆和社区廉政教育展,融合学术诚信教育,增强党纪意识,鼓励党员参与毕业季工作,确保毕业生文明平安离校。

福州大学化工学院可镁大思政育人理念


    二、能力锻造,打造协同育人催化链

学院锚定教育-科技-产业-人才协同发展目标,创新构建三维三线”“四位一体”“三大工程育人体系,全方位推进实践育人机制。一是三维三线实践育人,深化产教融合。坚持产业一线、乡村一线、科普一线的实践机制,促进校企资源双循环、校地联动双服务打造可镁产业课堂品牌项目,连续13年组织博士实践团深入企业攻关产业技术难题;选派科技特派员定期开展土壤检测,助力乡村振兴;连续8年科普进社区、进学校、进基地,主动邀请台胞、中小学逾千人参观全国示范实验室。二是四位一体学风育人,夯实学业基础。以一个不落下、一竿子到底、一帮人使劲、一条龙服务强化学风建设。做好家校互动,发挥校友资源,打造学业联盟。实施一生一策、一班一策、一舍一策方案,开展一对一辅导、一对多答疑打造朋辈学习共同体;撰写《督导简报》《学风简报》,强化督导巡查,实现升学率连续四年全校第一。三是三大工程科创育人,激活创新动能。打造研途导航-护航-领航工程,开展研途导航宣讲18场,带领学生走进一流化工企业感受现代化工企业魅力。依托恒申计划科研训练奖励计划组建科产教双师型队伍,定期举办可镁科学讲坛、可镁产业课堂等学术论坛;近三年累计获全国创新大赛26银,获中国石化联合会和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人次,实现有效赋能。

 福州大学化工学院可镁产学创育人体系


    三、生态营造,构建五育融合反应器

学院深度开发社区育人功能,全员推进多元化育人社区实现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融合。一是党建引领构筑旗帜社区。开设可镁社区微党课,牵头建设党员警示教育展区,举办《古田会议——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专题展,组织青马宣讲团开展宣讲活动,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二是聚焦专业建设学习社区。开通师生互动直通车,考研功能型党支部工作室入驻社区,实现学业帮扶-思想引领双渗透。三是强化自治塑造文明社区。开设化绿工坊的劳动实践基地,开展体验劳动者的一天系列活动执行社区文明建设班级包干制实现社区的自我管理。四是精心服务培育成长社区。承办留学嘉年华,开展海外升学指导,组织模拟考试,挂图作战,开展考研分享会,引入一流企业文化,聘请资深人资开展指导,实现一站式贯通式培育。五是多方协同营造书香社区。开设可镁社区下午茶专业教师辅导班学霸带飞班,上线可镁社区图书漂流驿站,组建可镁青马读书社等形成全场域、沉浸式的专业文化教育场域。六是多元融合打造活力社区。开设可镁社区课堂,邀请校内外名师授课,“蒋导工作室下沉社区,创建蒲公英朋辈工作坊,打造微咨询、微生活、微辅导、微课堂、微沙龙的五大微服务体系,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福州大学化工学院可镁多元化育人社区


展望未来,化工学院将继续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守正创新推动育人模式发展,着力增强思政工作的引领力和感染力,书写新时代大思政的化工答卷,为新工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原文链接:https://www.sizhengwang.cn/a/gzdt_yx/250408/2059425.shtml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 邮编: 350108

电话(传真): 0591-22865220 电邮: syhg@fzu.edu.cn

Copyright © 2014 福州大学化工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