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许晓凤)
如何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两张皮”问题?如何促进企业需求与科研成果之间的无缝对接?如何让行业和政府在产教融合中有所作为?
面对这些问题,福州大学建校60年来,坚持开放与共享,在产教融合的道路上,先试先行,出奇制胜,探索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引企入教 解决人才供给的脱节问题
要进行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行业企业的参与是关键。2007年6月,福州大学与紫金矿业集团合作,成立了紫金矿业学院,共同探索全新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紫金模式”。
校企深度融合是紫金模式的灵魂,即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协同承担教学任务、协同参与教学管理、协同监控教学质量、协同开展科技创新。校企双方联合组成学院理事会,每年度定期召开两次理事会议及扩大会议,对办学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决策和监督协调。大三下学年,学生深入由紫金集团投资1.5亿元支持建设的上杭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实施由企业工程型教师为主导的专业课程教学、企业实践与毕业设计等企业培养方案,保证了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同时解决了工程实践课程难度大、投入高、实施难的问题。
引企入教带来的不仅是人才培养方式的深层次改革,也为师资队伍的调整带来了新的活力,大量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受聘为双师双能型教师,成为增强师资工程实践经验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福州大学提出教师必须过工程实践关,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为代表的理工学院要求教师必须扎根企业一线在职工作半年以上,经过承担一定的实际项目实践和工程训练后再返回课堂,该做法彻底改变了高校教师“零工程经验”的现状。 为了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学校每年向承担纵向、横向科研项目的教师征集项目源,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与教师的项目对接,使服务社会从教师层面延伸到了人才培养的最基层。与此同时在学科专业设置上,福州大学为了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主动对接福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在战略产业方面,专业覆盖率达到90%以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达到全覆盖。
产教融合 促进成果转化的无缝对接
刘明华是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教授。多年来,他坚持实验室与生产一线紧密结合,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先后与20多家省内外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在染料分散剂、木质素改性产品等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面与行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近五年来,实现产学研合作金额达3000多万元,产值达19亿元。
刘明华研发的新型环保印染清洗剂不仅在合作的石狮市清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投入生产,且已销往杭州航民美时达印染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带动了整个印染行业的转型升级,新增产值近7000万元,增收节支总额1.5亿元。
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对于行业企业来说,不仅要见物,更要见人,在见人见物的过程中,才能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对此,福州大学充分发挥科技开发部的职能作用,定期面向企业和学校科研工作者刊出《校企合作通讯》,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与校企合作的服务平台。并修订完善了《福州大学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横向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以制度完善促进科技创新软实力的提升,引导和鼓励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服务企业,提升科技服务区域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有力地调动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
开放共享 大胆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2018年4月27日,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迎来270名首批入驻的研究生,晋江科教园并不是福州大学一所普通的校区,而是在开放共享思路下的尝试和探索。科教园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突出教学与实践、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创建校地合作办学、协同育人和协同创新的新机制,从体制机制上打通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晋江科教园开创性地提出建立“3+1+2”的模式,学校从本科三年级招收优秀学生于大四学年进驻企业实习,择优保送研究生,待完成研究生基础课程后,研究生二年级再进驻企业进行课题和项目研究,让学生和科研团队进驻企业一线,进行实习锻炼与产业合作。
除了晋江科教园,石油化工学院也是福州大学将专业扎根产业前沿的一颗重要棋子,石化学院由福州大学、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政府、福建石化集团公司共同建设。学院泉港校区坐落于国家级石化园区——泉州泉港石化园区,拥有全球最大的石化独立校区,学院瞄准绿色石油化工前沿,打造绿色石油化工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围绕绿色石油化工建设,目前已成为全国绿色石油化工建设的人才高地和创新基地。
如今,走过一甲子的福州大学,在“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带动下,以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在产教融合的道路上,践行着一所大学的责任与担当。
石化学院教授侯琳熙正在指导研究生进行实验。王忆希摄
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区首批研究生入驻仪式现场。蓝苗摄
网址: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30189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5/412882.shtm